填空:1.偶然;2.成员;3.阶级; 4.经历;5.羞耻; 6.承认; 7.灾难; 8.延续; 9.追问; 10.资产
- 他在演讲中 __________ 了自己过去的错误,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 这次车祸对整个家庭来说是一场 __________,大家都无法接受。
- 我们班级的每一位 __________ 都积极参与了这次活动。
- 她从小到大 __________ 了许多困难,但始终没有放弃。
- 虽然这件事发生得很 __________,但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很大影响。
- 面对记者的 __________,他始终保持沉默,没有回答。
- 一个人的文化背景会影响他对 __________ 的看法和理解。
- 那个小镇的传统节日 __________ 了几百年,是当地文化的重要部分。
- 这栋房子是他家族多年来的 __________,价值不菲。
- 他因为作弊被同学们发现,感到非常 __________,不敢抬头。
- 陈红是因为丈夫的婚外情而离婚的。 (T/F)
段落: 陈红今年42岁,是上海一家进出口公司的管理人员。她曾经家庭幸福、事业成功,让许多人羡慕不已。她从没想到过“离婚”这个词会跟自己有什么关系。直到去年有一天,陈红偶然发现丈夫手机中有一个经常出现的电话号码,而且这个号码总是出现在自己出门后的几分钟。再三追问之下,丈夫承认了婚外情。经历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陈红离婚了。 - 陈红在离婚后很快找到了新的男朋友。 (T/F)
段落: 刚离婚时,陈红心里很难受,尤其是想到自己要独自抚养11岁的女儿,而前夫却跟另一个女人成双成对。几个月之后,她渐渐走出了悲伤。今年情人节时,她参加了离婚者俱乐部的活动,与其他几十位离婚者一起跳舞、唱卡拉OK。她还加入了一个有9.1万名成员的离婚者网站,希望再找男朋友。 -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离婚必须得到工作单位的许可。 (T/F)
段落: 离婚,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前,就已经是合法的,但却不被社会普遍认可。那时人们认为,离婚给家庭带来的是灾难和羞耻。要求离婚的夫妇,除了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责备和压力以外,还必须先得到工作单位的许可,才能真正解除婚姻关系,而工作单位及亲友则常常会尽力劝说,使婚姻关系延续下去。 - 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社会对离婚更加宽容了。 (T/F)
段落: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政府对民众个人生活的控制不断放松,人们的婚姻观念也因此渐渐改变。社会对离婚和单身人士有了更多的包容和认可。离婚的人越来越多。 - 2008年中国的离婚率比上一年降低了。 (T/F)
段落: 国家民政部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2008年,全国共有227万对夫妻办理离婚手续,比上一年增加17万对。如今,离婚在中国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 离婚手续的简化导致了“闪电式离婚”的现象。 (T/F)
段落: 第三2003年政府对离婚手续的简化,导致了一种新的社会婚姻现象那就是“闪电式结婚”和“闪电式离婚”。报纸曾经报道过年轻人早上结婚中午吵架,下午离婚的事情。 - “闪电式离婚”是指离婚手续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 (T/F)
段落: 第三2003年政府对离婚手续的简化,导致了一种新的社会婚姻现象那就是“闪电式结婚”和“闪电式离婚”。报纸曾经报道过年轻人早上结婚中午吵架,下午离婚的事情。 - 离婚率上升对孩子的成长和对婚姻的看法有影响。 (T/F)
段落: 离婚率增高也带来了很多不好的后果:比如,在单亲家庭里,父母一方的缺失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和对婚姻的看法;在重组家庭里,存在着孩子与继父母、或两家孩子之间的潜在矛盾。 - 离婚潮说明中国社会中女性的自我意识提高了。 (T/F)
段落: 有关专家认为,中国的离婚潮,具有社会进步的意义,体现了女性自我意识和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也说明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对精神生活的期望值也相应提高。 - 再婚者的离婚率比初婚者的低。 (T/F)
段落: 离婚率增高也带来了很多不好的后果:在离婚者中,不少人长期走不出孤独的阴影;另外,再婚者的离婚率也在逐年上升。
collocation of vocabularies
_____手续 解除
_____真相 指责
_____俱乐部 放松
_____别人 追问
_____控制 加入
_____婚姻 简化
collocation of adjectives
_____阴影 不良
_____变故 潜在
_____家庭 外在
_____因素 突如其来的
_____能力 重组
_____后果 孤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