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独家庭 (词汇)
独生子女政策,已经在中国实行差不多30年了。一转眼,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如今都到了该结婚成家的年龄。当“小王子”牵着“小公主”的手,走过红地毯时,他们是否真的像童话故事的结尾所说的那样, 从此永远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呢?
“双独家庭”有自己的优势,比如,相对雄厚的经济背景,简单的家庭结构等。与此同时,专家们也指出这种家庭结构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一、家庭稳定性问题: 据调查,“双独家庭”的稳定性较差,不少婚姻只能维持一两年。原因是第一代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被父母过分关心和溺爱,所以他们往往非常依赖父母,独立生活的能力很弱。而且什么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怎样关心别人。结婚后他们都不太会照顾对方。至于每天必有的家务事,两个人都不想做,都等着对方做。当浪漫的爱情变成柴米油盐的现实之后,难免会产生冲突。而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王子”和“小公主”互不相让,所以只要一有冲突,即使是很小的事,也可能以“离婚”告终。
二、隔代教育的问题: “双独夫妇”没有带弟妹的经验,也不太懂怎么照顾别人,为了省心,干脆把孩子的生活教育责任全部推给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自己则忙事业去了。目前这种隔代教育现象在大城市中越来越普遍,2005年一项全国调查的结果显示,上海0-6岁的孩子中有50-60%属于隔代教育; 广州占到总数的一半; 北京的比例高达70%。孩子的年龄越小,跟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比例就越高。祖父母对孙辈常常过分疼爱,事事都依着孩子,处处保护孩子,满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这种教育使孩子缺少独立性,并形成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这样无异于在复制更多的“小皇帝”和“小公主”。
三、赡养老人问题: 一对“双独夫妇”的家庭结构由4个长辈、夫妻2人和1个小孩组成,被称为“421家庭”。两个独生子女小时候独享了父母的爱,长大后也就只有独立承担起对父母的责任。赡养四位老人,负担会很重。即使有足够的财力,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来陪伴、照顾老人。
四、子女姓氏问题: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 “姓”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家族的传承主要是通过姓氏。“双独夫妇”的孩子姓什么,已经成为棘手的家庭问题。以前,孩子一般都是跟父亲姓,但是现在独生女儿的家庭就会觉得他们的家族断姓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广州等地提出了一个变通的办法,就是独生子女的孩子可以用父姓,也可以用母姓,或者由父姓母姓组成的双姓,比如张王、赵李等。有人认为,这种双姓方法发展下去,甚至会改变中国的姓名文化。
虽然从2013年11月开始,政府终于允许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中国的“双独家庭”已经超过1.5亿户。这种大规模出现的婚姻家庭新模式必然会对未来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阅读短文(一) :“王子和公主”的生活
白文和王丽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 刚结婚时, 两人还是像长不大的孩子。每天下班后, 他们还是像谈恋爱时那样, 手牵着手去外面的餐厅吃饭。饭后, 他们或者去看电影, 或者去和朋友聚会。两个人的小日子过得很开心。
可是慢慢地, 他们不得不开始面对现实。从小到大, 两个人都从来没做过家务事, 所以他们的小家总是又脏又乱, 可是谁也不愿意动手收拾, 反而你怪我、我怪你, 常常争执不休。小两口工资也不算太少, 可他们属于典型的“月光族”, 每月还不到发工资的那天, 钱包就空了, 到最后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于是, 白文怪王丽太会花钱, 不会过日子, 王丽则说: “都怪你没本事, 赚不到大钱!” 最后,夫妻俩只好去各自父母那儿“借”钱。
一天, 白文生病了, 请假在家里休息。王丽下班回来, 问白文好些了没有? 尽管很不舒服, 但白文还是说, “没事”。王丽给他倒了一杯水, 送上了几片药, 然后就换衣服准备出门, 说是和朋友约好了出去买东西。看着妻子穿得漂漂亮亮地出了门, 越走越远, 白文突然觉得有些伤心。他想起结婚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情形。那时候, 自己只要有什么地方不舒服, 父母就会急得团团转, 忙前忙后地照顾他。
可现在….晚上10点多, 王丽才回家。回来后, 她高兴地一件件试穿着自己刚买的衣服, 还不停地问白文这个好不好看、那个好不好看。白文终于忍不住(can’t bear)了, 向王丽大骂起来: “你怎么这么没心没肺(heartles)? 我生病在家, 你却跑出去玩。现在回来, 又只管试你那几件破衣服, 还问个没完·……”
没等白文说完, 王丽也大声叫起来: “你不是说自己没事了吗? 再说, 就算我陪在你的身边, 你的病就能好吗? 说我没心没肺, 你才没心没肺呢, 我生病的时候你不是也跟朋友在外面整晚喝酒吗··?” 王丽大哭着跑开了。白文也无力地垂(droop)下头····.
阅读短文(二): 中国的“421家庭”
“421家庭”指的是独生夫妇生孩子后的家庭结构: 4个父母长辈、他们夫妻2人和1个小孩。在不久的将来, 中国四世同堂式的家庭“金字塔(pyramid)”将迅速变成“倒金字塔”的家庭结构, “421家庭”将成为中国社会新的家庭主流。随着新家庭模式的出现, 整个中国传统家庭关系也将被改变。
刘娜是一家电脑公司的白领, 她和她先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由4个长辈、1个小孩和他们2人组成, 是典型的421家庭。孩子一生下来就交给了老人带。刘娜说: “趁父母身体情况还好的时候, 生下孩子可以给他们照顾。如果等个三五年, 到时又要照顾父母又要照顾孩子, 就麻烦了。” 这是目前421家庭中的“2”的普遍想法, 上有老、下有小,一个家庭的倒金字塔结构, 令“2”们不得不早做打算。
与刘娜的家庭相比, 陈正林家的经济条件就差多了。陈正林每天在城里东奔西跑地为不同的电视机用户安装、维修; 而他的妻子每天有8个小时要站在超市工作。陈正林每周一到周四把孩子放在自己的父母家照看, 周五到周日则把孩子带到妻子父母家。“如果不这么平均分配时间把小孩给双方父母, 他们还会不高兴呢。要是我们两个年轻人能够自己带小孩就好了, 但我们得工作挣钱啊, 要不就养不起小孩了。”
压在陈正林心头的, 不仅是“养不起孩子”的忧虑, 还有“养不起父母”的担心。他和妻子的父母都是下岗工人。这就意味着在未来几年或十几年内, 他们可能要面临照顾至少4个老人的情况。陈正林常常为此感到担忧, 他说: “如果有个兄弟姐妹就好了, 最好有一两个哥哥。” 现在夫妻俩忙着挣钱不仅仅是为了孩子、为了自己的小家庭, 也是为老人们的养老作准备。
中国现在60岁以上老人已经接近1.3亿, 成为世界上拥有老人人口最多的国家。为了应对老龄化, 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已经开始鼓励双独夫妻再生育第二个子女。然而, 调查显示, 双独夫妇很少有意愿再生第二个孩子。工作压力大、子女养育成本高及生育观念转变是主要原因。